Page 13 - 5G SA開台多重無線技術測試再添挑戰
P. 13

   因此,終端業者亦開始研發 支援5G SA的產品。不過,為確保 裝置連線品質,以及提升使用者 體驗,支援無線技術的終端裝置 都須經過測試,才能進入市場。而 5G SA測試是否為業者開發產品 時帶來新挑戰?答案是否定的。
注意的部分。
即使進行5G SA測試較單純,
盧迦立認為,RF DE-SENSE 測試始終是各式無線技術匯集 時需要考量的重點,因此目前各 家儀器公司均推出整合型測試儀 器,即單機支援各式無線通訊技 術,再搭配寬頻的屏蔽箱,為客戶 提供方便的完整測試方案。R&S 的CMX500 OBT以單機便可支援 LTE及5G FR1及FR2、SA和NSA 的信令測試;另外,CMP 180/200 無線設備研發和生產測試平台則 是針對Wi-Fi及5G FR1/FR2的非 信令測試,這些整合型儀器均可 為客戶節省研發或產線的投資成 本。除此之外,R&S也推出對應的 自動化軟體測試方案,進一步達 成客戶產品加快上市時間(time- to-market)的要求。
量測儀器供應商在訪談時皆 表示,因為沒有牽涉到LTE,所以 相較於NSA的測試,SA的量測反 而相對單純,且測試設備只需支 援5G核心網路與無線電。郭丁豪 指出,5G SA的測試單純性也反 映在支援5G SA的O-RAN (Open RAN)設備測試上。這是由於SA模 式不和NSA一樣與LTE共用基地 台,網路架構簡單,因此無論是 否為O-RAN的設備,在測試上都 較為易於進行。
但身在產業界的人都明白一個道 理——在單一終端裝置中能「塞」 越多通訊技術,越能提供使用者 更多創新的體驗,也可進一步提升 產品的價值,因此,若非特定應用 需求,終端裝置自然不可能僅支援 5G SA技術。如此一來,測試工作 還能如此單純嗎?
不過,薛伊良提醒,在終端開 始支援5G SA網路之後,需要執行 的測試驗證項目就得多加5G信令 及相關應用面的驗證;此外,由 於5G在頻譜的使用上有相當大的 彈性,因此裝置需支援的頻率和 子載波組合都需一一驗證。而在 O-RAN設備測試方面,因硬體技 術的進展及通訊協議的演進,促 使O-RAN的技術與架構在5G世界 中蓬勃發展。除了電信業者可以採 用O-RAN架構節省成本外,Local 5G、工業物聯網(IIoT)網路也可以 透過O-RAN的技術佈建。但由於 無線電波是不可視的,所以實際 佈建上各個點的訊號強度,以及 被干擾的影響也常常無法被準確 估算,這是測試O-RAN設備時須
單是現今的行動裝置,尤其 是智慧型手機,幾乎都內建了蜂 巢式(cellular)、無線區域網路 (WLAN)、藍牙(Bluetooth)、 GPS...等無線技術。安立知業務 暨技術支援部協理江宗縉表示, 支援多種無線通訊技術的行動裝 置,若以傳統的測試方法進行, 業者需要針對各種不同的通訊協 議,購買不同的測試設備來進行 測試,往往會花費許多成本在測 試設備上,才能建置完整的測試 系統。
「單機或單系統確實可加速 測試速度,」郭丁豪強調。他並 以是德科技E7515B 5G無線測 試平台說明,該平台在單一設備 中同時支援多種無線存取技術, 可大幅縮小系統體積和佔用空 間,還可在NSA和SA模式下支援 5G NR,並可作為5G NSA模式 的錨點,或獨立支援LTE,或是進 行Inter-RAT測試,也可支援3G Inter-RAT測試。
測試內建多重無線技術裝置 才是真挑戰
但花大錢建置測試系統後, 並不代表實際進行產品測試時能 夠一帆風順。每種無線技術各有 其特性與其優劣,要逐一將所有 的測試項目都做完,且還得正確 無誤,通過測試,必須花費更多 時間成本。有鑑於此,為協助終 端產品製造商節省測試時間與成 本,加速產品問世,量測儀器廠 商紛紛指出整合型測試儀器,將 是一大利器。
江宗縉則提到,安立知早在 10年前即發佈了多功能無線通訊 測試產品MT8870A,當時該公司 還在台灣成立全球軟體中心,以 期透過完整的測試方案協助客 戶進行產品開發、最佳化測試時 間,進而縮短研發時間,減少研 發成本。
SPOTLIGHT
11
2022年10月 | www.eettaiwan.com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