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5G SA開台多重無線技術測試再添挑戰
P. 3
EDITOR’S NOTES
創新技術要可靠 量測 / 模擬扮要角
當半導體製程持續微縮,意味著晶片設計複雜度與成 本也隨之增加,IC業者也因此承擔了更大的壓力與風 險,必須得在正式投片量產之前一再驗證設計的可靠 度,以避免產品良率不佳造成的巨大損失;無論是晶 片、各 種 電 子 零 組 件、模 組,或 是 結 合 軟 硬 體 的 系 統, 通訊網路、自動化生產線也是一樣,得確保最終成果 能合乎標準規範,或是按照規劃運作、取得預期的成 效。因此,設計驗證、模擬所需的軟體工具,以及測 試量測儀器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幾乎可說是不 可或缺。
還要為讀者們揭露為物聯網選擇恰當無線技術的「密 技」。在精英訪談單元,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訪到才成 立第三年就備受國際市場矚目的台灣新創IC設計公司 ──創鑫智慧(Neuchips)董事長暨執行長林永隆,暢 談他率領團隊投入AI晶片開發的心路歷程。此外呼應 我們在今年度特別強調的「綠色工程」主題,DRAM大 廠南亞科技將在特別報導單元告訴大家他們如何把產 品 「 變 綠 」, 以 創 新 技 術 協 助 客 戶 達 成 節 能 減 碳 目 標 , 並為世界對抗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永續發展帶來貢獻。
1
近來「元宇宙」(Metaverse)話題當紅,其實在工 業領域已經有一種實際應用中的「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技術具備類似的概念──無論任何零組件、系 統,或 是 網 路、生 產 線 的 部 署,只 要 在 虛 擬 世 界 打 造 一 模一樣的分身,就能進行生產與營運前的模擬,這不 但更具成本效益與彈性、安全性,也能對之後的功能 改善與調整帶來助益,並且為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或 維修預做準備,同時加速下一代產品的開發。而不僅 是電子或機械系統,醫療器材開發與製藥業也能受惠 數位孿生技術與模擬工具,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低 成本與更安全的方式,研發出最可靠且有效的產品, 造福大眾──在本期雜誌的「創新天地」單元中,EDA 供應商Cadence就將分享他們將透過收購進軍生物科 技領域的大膽計畫。
快翻開下一頁,享受我們精心烹調的技術知識饗 宴吧!
透過封面故事單元探討的5G SA多重無線技術測 試挑戰,我們想突顯的則是量測設備如何在實現符合 此最新通訊標準基礎設施與各種行動終端裝置方面 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期望能為正在進行相關開發的工 程師們帶來一些啟發。在業界趨勢單元,對於模仿生物 系統的神經形態運算技術進展,我們將有最新的訊息;
《電子工程專輯》(EE Times Taiwan)主編
Judith.cheng@aspencore.com
2022年10月 | www.eet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