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5G SA開台多重無線技術測試再添挑戰
P. 8
6
SPECIAL
在綠色製造端,南亞科技重 點擺在三大面向,包括製程氣體排 放有更高的削減效率的處理設備、 積極減碳的目標跟執行方法、以及 積極使用再生能源,其中在節約電 力跟溫室氣體排放比例,是他們 最重視的兩大面向。據南亞科技的 資料,其工廠溫室氣體的捕捉率達 93~95%;依ISO 50001的規範下 推動的能源管理,累積2018年至 去年底,節電超過5,880萬度電。
綠色製造三箭齊發
2017年開始,一切源於台灣人工智 慧學校的成立;當時,台塑集團出 資新台幣3,000萬元贊助人工智慧 學校,是最早支持的企業之一。南 亞科技每年會送種子人員前往受 訓,並於回公司後內部開課培訓, 迄今培育近400位AI人才,開發超 過80個AI應用,年效益超過新台 幣3.3億元,大部分屬製造端節能 相關,包括預知保養、良率提升、 工安、生產效率及品質改善等。
些是太快,觀念改變後,整體來看 我們走的早了一些還是比較好。」 吳志祥強調,創新人才是實現 綠色願景的關鍵,因此近五年來, 他們在研發人力上擴充三倍,研發 的經費也成長三倍,並設立創新委 員會,全面性提升公司的創新能量 與價值。另外,著眼於製程對提供 綠色產品的重要性,南亞科技也加 速投入先進製程10nm產品的開 發,為全球少數具備10nm產品生
技術授權,這次南亞科技的10nm 改採自主研發,以1A、1B、1C三 個世代依序向前推進。第一代1A 製程產品目前已完成8Gb DDR4 的客戶驗證及試產,預計明年初 量產,並準備下一代DDR5產品的 研發。連同新廠及替舊廠做10nm 製程升級,南亞科技估計花費近新 台幣3,600億元,期望以擅長的技 術力為核心,持續藉由技術升級實 現永續發展的願景。
導入再生能源部分,南亞科技 今年簽下10年2.5億度太陽能合 約,去年到今年並已購買陸域風 電1,040萬度;另外,他們也正在 進行離岸風電採購的評估;目標 2030年整體用電的25~30%要採 用再生能源。然而,吳志祥坦言, 公司一年要用至少7億度的電,目 前綠電能支應的比例仍偏低,不 過長線淨零目標不變,未來包括新 廠在2030年有25%以上電力要用 再生能源。
「AI部分是推動公司創新重 要的一環!」吳志祥指出,AI對綠 色製造有很大的助益,主要是工 廠現在幾乎都是無人化,AI、大數 據可以協助良率提升,且現在資料 量越來越大,如何在研發過程中找 到對的方向或對的分析,很多都仰 賴AI做,才能縮短研發時間。他也 說,送出的AI人才包括資通訊(ICT) 或統計背景等,絕大多數本身具備 場域知識,再學AI結合工作,不是 另外找懂AI的人進來。
產技術的廠商。 特別的是,有別於過往多仰賴
再生能源在台灣還未完全到 位前,能源管理是企業減少碳排 的重要任務;南亞科技為此導入 即時能源監控平台,超過1,300台 設備的耗能等數據都可做即時監 控跟比較,其中,AI是他們的重要 武器之一。例如,建立AI空調智 慧控制系統,做無塵室空調系統 的AI化,及藉由AI運算做溫溼度 調控的最佳化,使空調耗電降低 約18%,估計每月可以省150萬度 以上的電。
南亞科技的綠色願景
南亞科技去年底正式提出科 學基礎減量目標(SBT)承諾,目標 2030年較2020年減少25%的溫 室氣體排放;同時,也希望帶著供 應鏈夥伴一同擘劃永續目標,在 2025年達成綠電用量佔整體用 電量3%,至2030年較2020年減 碳20%及節能10%。吳志祥表示, 記憶體使用量仍逐年增加,讓社會 更智慧化,是在記憶體這個產業的 使命,盼達到所有ESG的趨勢跟要 求,朝著實現「成為智慧時代最佳 記憶體夥伴」的願景大步向前。
南亞科技的AI人才養成,是從 www.eettaiwan.com | 2022年10月
無論是各國對碳管制的政策, 抑或蘋果、Google等科技巨頭對 供應商的減碳作為要求,都不斷 在提高,對在全球市場拚搏的台 灣半導體業者來說,無疑是巨大 考驗。ESG的轉型,雖短期可能衍 生額外成本,但吳志祥認為,ESG 帶動新的觀念,尤其所處產業是 能耗高的產業,必須在能源使用有 長期規劃,也特別重視人才,投資 的最終效益比實際短期看到的大, 「想通就不會覺得這時間點做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