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Demo
P. 16


                                    www.eettaiwan.com | 2025年1-2月14 SPOTLIGHT關鍵字仍是AI——2025 AI (愛)不釋手Anthea Chuang,EE Times Taiwan封面故事2024年景氣似乎沒有市調機構與業者先前做出的預測那像完全復甦,反而復甦的腳步較為緩慢。全球通貨膨脹問題似乎有在好轉,但人們消費慾望依然不太高,進而依舊影響全球市場的發展。備以規避川普上任後種種新政的影響,以及有哪些產業或應用可關注,都是業者在2025年必然需要做的功課。台灣ICT市場重點:AI還是AIIDC針對2025年台灣資訊(ICT)市場發展的重點預測,多為AI與AI相關衍生的應用。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表示,根據IDC最新的研究顯示,隨著AI的快速發展,企業迫切進行AI加速轉型的計畫,以建立競爭優勢。促使現今不同規模或產業類型的企業對AI進廣泛的實驗,預期2025年將從AI實驗階段,轉為透過AI重塑企業,因此IDC預期2025年全球AI支出將達2,270億美元,2030年將超過19.9兆美元,且屆時AI採用者在AI解決方案和服務上每花費1美元,將帶來4.6美元的收益。IDC針對2025年須關注的台灣ICT市場所做出的五大趨勢包括,趨勢一為生成式AI的下一波發展為多模態和多模型應用;趨勢二為生成式AI擴大邊緣IT基礎設施規模、促動雲端市場發展;趨勢三是邊緣運算與AI裝置加速MDaaS (Mobile Device as a Service)服務擴展;趨勢四是AI BOM和密碼敏捷成AI新紀元重要關鍵,以及趨勢五為AI驅動的碳排管理成主流,綠領人才漸形重要。其中,IDC認為,多模型應用將是企業發展AI模型的常態,亦即並非所有企業都需要使用LLM,將因應場域需求靈活運用小語言模型(SLM),且須開始關注大世界模型(LWM)。IDC並預估,在這股AI浪潮下,台灣AI平台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8,830萬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2.35億美元。再者,美國為確保國家安全,對中國的禁令仍不減反增,也使得中國祭出反制辦法;再加上《晶片法案》(CHIP Act)的推展不太順利,以及新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上任後,對於既有《晶片法案》是否持續推動,仍是未知數,這些不確定性在在影響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態勢。在這種狀況下,整體半導體產業也呈現僅晶圓代工相關發展表現一枝獨秀,不過,人工智慧(AI)、生成式AI的大行其道,也使其成為半導體產業與全球其他應用領域,在2024年下半或2025年推動全球半導體奮力成長的唯一動力。各種因素疊加影響,讓2025年添上了一股「魔幻」的色彩,半導體電子產業該如何緊抓AI議題,並預先做好準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