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Demo
P. 32
www.eettaiwan.com | 2025年1-2月30 SPOTLIGHT入式領域的產品很可能也會以同樣的方式進行配置。隨著雲端功能的向下擴展導入,會看到運算的分層。人們會希望保留並最大限度地提高遠端設備的運算能力,他們想要限制自己透過網路發送的資料,因為頻寬是寶貴且成本高昂的。因此,我們將看到盡可能多的運算位於最遠的邊緣。雲端功能將會向下擴展,儲存處理、感測、機器學習、安全等功能都將從雲端中進入更多設備。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邊緣的運算能力,設備可以在本地處理資料,且只需將必要的資訊發送到雲端,從而優化性能和成本。這種去中心化的智慧不僅可以提高單個設備的性能,還可以增強物聯網網路的整體彈性和回應能力。核心技術的演進與整合伴 隨 著 這 種 轉 變,嵌 入 式 產品 的 核心 技 術 也 將 發 生 變 化。目前,M C U單元 和 無 線 晶 片都 是 獨立 的 元 件。但 我 們 越 來 越 多地 看到它們合 併成 為一 個無線MCU。這種整合將推動嵌入式系統的效率、性 能 和 功 能 實 現 新 發 展。簡化 的 程 式 碼 管 理、增 強 的 安 全 性和更小的PCB佔用面積等經濟方面的效益是推動這種趨勢形成的一部分原因。重新思考無線標準除了上述發展,產業還需要重新思考 無 線 標 準,以 適 應 不 斷 發展的物聯網需求。諸如Wi-Fi等技術,最初是為內容傳輸而設計,現在 這 些 技 術 在 不 斷 演 進,對 它 們而言,更優先的是關鍵資料而非娛樂內容。例如,新的Wi-Fi 7標準將提供可以更好支援物聯網應用的功 能,優 先 處 理 來自煙 霧 探 測 器等智慧家庭設備的資料,而不是串流媒體服務。隨著網際網路從人轉向物,人們將重新思考無線標準,如何使用ISM頻段,以及許多其他的考量因素。物聯網是AI經濟的神經系統展望未來——可能是之後的5 0 年 以 內 —— 有一 種 觀 點 是,對於AI驅動的經濟,物聯網將成為其神經系統。目前,我們的大部分基礎 設 施 都 是 以 人 為 本 的,它 們 為Facebook、TikTok或你使用的任何社交媒體提供資料。但變化正在到來。資料中心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將從服務於人類驅動的活動轉向支持數以兆計的連網電子設備。這些「物」的數量將遠遠超過人的數量。最終,這種轉變將需要重新思考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重點關注非人類的電子設備,而不是社交媒體等以人為中心的應用。令人興奮的未來正在前方總而言之,很明確的是,在工程 師 的 技 能 和 知 識 的 推 動下,雲端功能和邊緣運算的整合將迎來一個物聯網和無線通訊的新時代。透過將更多的智慧帶到邊緣並優化 網 路 資 源 的 使 用,電子 產 業 可以協助實現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效率水準。同時,不斷完善無線標準和協議將使合作更加順暢並提高產品性能。2024年的全球經濟景況逐步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23年10月的預測上調了2024年的經濟成長率至2.7%,然而,儘管通膨下降,以及一些國家的利率調整,經濟動能仍然保持在溫和的狀態。烏俄戰爭、中東局勢升級、地緣政治衝突和潛在的貿易糾紛等因素,都對全球經濟產生不良的影響。IMF預估2025年的經濟將成長約2.8%,意味著全球的整體經濟成長率約維持在歷史平均的水準。在2025年,英飛凌(Infineon)預期全球的汽車電子產業在上半年低碳化與數位化仍將驅動產業前進仍然面對庫存修正的狀況。然而在中國,電動車的滲透率在今年已達50%,每兩輛銷售的新車中,就有一輛是電動車,在2025年,我們預見中國車市仍將繼續成長。另一方面,AI 的模型運算需求,也帶動AI資料中心的需求持續走高,